作者:紫璃猫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7-17 18:36
全文阅读

太子和苏瑶面对这错综复杂的局势,深知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。他们决定先集中精力对付朝中那位造谣的大臣,因为此人就像一颗隐藏在内部的毒瘤,不除掉他,难以安心应对外部威胁。

太子佯装被谣言影响,在朝堂上对南方小国的事务表现出迟疑和摇摆不定。那位心怀不轨的大臣见状,以为自己的计谋得逞,愈发得意忘形。他开始频繁与一些神秘人接触,而这些举动都被太子暗中派去的人密切监视着。

苏瑶则在暗中安排人手,收集这位大臣贪污受贿以及与外部势力勾结的证据。她通过一些京城贵妇,巧妙地渗透到大臣府的内眷圈子中。这些贵妇们表面上与大臣府的女眷们交往密切,一起品茶、赏花、闲聊,实则在不经意间收集着各种线索。

其中一位与苏瑶关系较好的贵妇,在一次聚会中,从大臣夫人的口中套出了一些关键信息。原来,大臣确实与南方小国的使者有过秘密会面,并且收受了大量贿赂,答应在朝堂上为他们说话,阻碍大楚对南方小国采取强硬措施。

苏瑶得知这个消息后,心中大喜,但她知道,仅有这些还不够,还需要更确凿的证据,比如书信或者具体的交易记录。于是,她让那位贵妇继续留意大臣府的动静,同时,太子那边也在想办法获取更直接的证据。

终于,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太子的人成功截获了一封大臣与南方小国使者往来的信件。信中详细阐述了他们的阴谋计划,包括如何在朝堂上误导皇上,如何煽动百姓对太子的不满,以及事成之后如何瓜分利益等内容。

太子拿着这封信,心中既愤怒又欣慰。愤怒的是这位大臣为了一己私利,竟然勾结外敌,置国家安危于不顾;欣慰的是,他们终于掌握了足以扳倒这位大臣的铁证。

然而,就在太子准备在朝堂上揭露这位大臣的阴谋时,南方小国突然发动了对大楚边境的小规模袭击。虽然大楚边境守军早有防备,并未造成太大损失,但这一举动无疑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。

“殿下,南方小国这是在试探我们,同时也是在给那位大臣施压,让他加快行动。我们不能再等了,必须尽快揭露这位大臣的罪行,稳定朝堂局势,才能更好地应对南方小国的威胁。”苏瑶焦急地对太子说道。

太子点头表示同意,他决定第二天就在朝堂上公开这位大臣的罪行。

第二天,朝堂上气氛凝重。大臣们都察觉到了局势的紧张,纷纷猜测着即将发生的事情。太子神色严肃地站在朝堂之上,手中拿着那封关键的信件。

“父皇,儿臣近日发现了一件关乎我大楚安危的大事。”太子说道,声音坚定而有力。皇上看着太子,微微皱眉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

太子将大臣与南方小国勾结的事情,一五一十地向皇上和众大臣讲述了一遍,然后呈上了那封信件。皇上看完信件后,龙颜大怒,将信件扔到那位大臣面前:“你还有何话说?”

那位大臣脸色惨白,扑通一声跪在地上:“皇上,臣冤枉啊!这定是太子殿下伪造的证据,企图陷害臣。”

太子冷笑一声:“你还敢狡辩!除了这封信,我们还有其他证据,包括你与南方小国使者秘密会面的证人,以及你收受的贿赂记录。你以为你的所作所为能瞒天过海吗?”

大臣听后,瘫倒在地,知道自己大势已去。皇上当即下令将这位大臣打入大牢,等待审讯定罪。

随着这位大臣的倒台,京城中的谣言也瞬间失去了源头,不攻自破。百姓们得知真相后,纷纷指责这位大臣的卖国行为,对太子的误解也随之消除。

然而,南方小国的威胁依然存在。他们见朝中大臣的阴谋败露,便开始大规模集结军队,准备对大楚边境发动全面进攻。

大楚朝堂上,众大臣纷纷商讨应对之策。有的大臣主张立即出兵,给南方小国一个狠狠的教训;有的大臣则认为应该先采取外交手段,避免生灵涂炭。

太子在听取了各位大臣的意见后,心中已有了主意。他对皇上说道:“父皇,儿臣认为,我们不能轻易发动战争。南方小国背后有西方强国支持,若贸然开战,恐怕会陷入持久战,对我大楚不利。我们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南方小国,表明我们的态度,同时暗中加强边境防御。如果南方小国愿意和谈,我们就争取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;如果他们执意开战,我们也有充足的准备应对。”

皇上觉得太子的建议十分周全,点头同意:“太子所言极是。那就由你负责挑选使者,尽快前往南方小国。同时,边境防御也不能松懈,务必确保我大楚百姓的安全。”

太子领命后,立刻开始挑选合适的使者。他深知,这位使者肩负着重大使命,必须要有卓越的口才和应变能力,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中为大楚争取最大的利益。

经过一番筛选,太子选定了一位经验丰富、能言善辩的老臣作为使者。在使者出发前,太子和苏瑶亲自为他送行,并详细交代了任务和注意事项。

“王大人,此次出使南方小国,责任重大。你一定要据理力争,让他们明白与我大楚为敌没有好下场。但同时也要注意分寸,避免激怒他们,引发战争。”太子严肃地说道。

王大人躬身行礼:“太子殿下放心,老臣定不辱使命。”

苏瑶也在一旁说道:“王大人,您一路上要多加小心。南方小国局势复杂,您务必随机应变。若有任何困难,及时派人传回消息。”

王大人带着使命出发了,而苏瑶和太子则在京城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。他们不知道南方小国是否愿意和谈,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面临怎样的变数。边境的局势愈发紧张,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。苏瑶和太子能否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,还是不得不走上战争之路呢?他们在忐忑中,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,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挑战。

全文阅读
已经没有了 返回本书目录 下一章

同类推荐